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

哈特佛水冷雲豹150完整剖析 (照片陸續更新)

 


文章開始之前,請讓我們先給哈特佛拍拍手。在國內各大車廠幾乎盡數棄守檔車,投入速克達和電動車開發;加上廉價東南亞/印度檔車大軍壓境的嚴苛環境下,竟然還願意耕耘這市占率不到1%的市場,推出了一台國產輕檔車空前規格的 水冷雲豹150 (掌聲~~)

暱稱「水冷豹」的新車

其實這台車在去年底(2020)各大車展上都有出來亮相,似乎也有現場試乘(香魚沒跟到不確定)。當時幾個主流的摩托車媒體的車展報導中,也都有提到哈特佛推出了水冷輕檔的新車款,也就僅此而已。

正式進入2021年後沒多久,這台車就悄悄的出現在了哈特佛官網的車款清單中。沒有任何大動作的行銷活動,沒有廣告。即使身為網路經銷的凱宇皓月,總經銷也只是非常低調的送了一台展示車來。這極端低調的行銷方式,難道這台車真是差到無顏見人嗎??? 還是受了甚麼不可告人的政府高層壓力???

先不要想太多,至少國產車多了一個新選擇。


 

規格

下面是香魚辛苦的幫大家整理過,「比較詳細」的規格書。

其中有些不拆開就看不到的規格數據,有些是用馬力機測試出來的,還有些是香魚做夢的時候,姜太公告訴我的 XD

 

項   目

規      格

引擎型式:

水冷四行程單缸OHC四汽門

缸徑行程:

57.4 x 58.0

排氣量:

150.1c.c.

壓縮比:

11.1:1

最大動力:

15PS/8000rpm  1.45kg-m/6250rpm

減速比:

初傳4.06 (73/18) / 終傳3.06 (49/16) + 428油封鍊

變速箱:

國際六檔

x x 高:

2015 x 763 x 1063mm

座高:

780mm

軸距:

1330mm

空車重:

146kg

啟動方式:

電啟動

供油方式:

BOSCH MSE6.0電子燃油噴射系統

節流閥口徑:

30mm

前懸吊系統:

倒立潛望鏡式,內管徑35mm

後懸吊系統:

單槍單連桿/H型方管搖臂

前煞系統:

300mm單碟盤 + 油壓單二卡鉗

後煞系統:

220mm單碟盤 + 油壓單卡鉗

前胎框:

17 x 2.5J  110/70-17 MAXXIS PRO ST

後胎框:

17 x 3.5J  130/70-17 MAXXIS PRO ST

油箱容量

13公升

油耗:

42km/L以上 (一級能效)

 

看完規格後有沒有很驚艷? 看來不要說不差,根本運動等級配備吧。

動力部分來看,最亮眼的就是那顆4V水冷引擎。雖然原廠只在車主手冊中公布了缸徑行程為57.4X58.0,引擎的動力數據並沒有發表。但是從正方比的設定+高壓縮比可以想見,這台車的調性是以實用性為主,動力上應該能兼顧低轉的扭力,以及適當的拉轉能力。

這邊要提一點非常重要的,哈特佛終於告別了功能簡單的DELPHI MT05電噴,正式導入BOSCH電噴系統,代號MSE6.0,屬於比較新的版本。而且這次電控的程度更加徹底。

實際的動力和試駕心得,後面再提。

 

外觀

這台車的造型也算跟得上潮流,前半截乍看之下,有點本田CB150R的現代咖啡Neo Café味道。復古的圓形大燈罩搭配全LED化的燈具,誇張的水冷排護罩前兩側是粗壯的倒叉外管,延伸下去又看到閃亮的300mm剎車碟盤,整體造型看來頗為飽滿壯碩。副水箱隱藏的很好,水位觀察視窗設計很貼心,保養加水也很方便。



但是後半截,又拉回到復古街車風格。略短的咖啡色座墊,切割比例略帶有一點咖啡跑車Café Racer的風格,也混合了一點80年代街跑車的復古味。但是刻意縮短到後輪軸處的排氣尾管,又跟上了現在的流行風格,不顯得太過老氣。

 


過去哈特佛的車型幾乎都能在對岸找到對應的車款,但這次水冷豹在對岸似乎還沒看到一樣的款式,讓人感覺哈特佛這次不是撿現成的造型,回來改一改就開賣了。  (感謝車友超給力。這篇文章3/30子夜時才刊出,天才剛亮就有人回饋了)
這台車型來自力帆
KPM200和子品牌轟轟烈的DKfans150。所以這台車若要添購周邊,例如後箱架、或是改鋼絲框,空間很大。

台灣的檔車市場銷售量無法支撐一台全新造型的模具開發成本,這個問題已經討論過了,哈特佛現有的做法很務實。只要把更多的引擎系統搞好,挑一些比較有市場性的車款來經營,也提供國內輕檔車友更多元的選擇,市場對這間公司的信心應該能重新塑造起來。



續航力

油箱的容量為13公升。以原廠公佈的油耗標準每公升28公里來計算的話,加一次油的道路續航力,能達到364公里。 (3/30更正,原廠產品網頁規格表和型錄內容不同,查證後更新。) 市區每公升42.43KM來計算,加滿一次油以40km/L保守估計,續航力能達到520公里以上。

 

這台車其實是一級燃油效率,官網一開始給的資訊是不正確的

操控系

二合一前後踏板組,有點復古味。前踏板少量後移有提高運動性。鋁合金粗高把不僅輕量,騎乘三角也很舒適。座墊可以讓騎士移動臀部的空間很足夠,所以騎乘的坐姿彈性可以很大。可以坐正輕鬆巡航,偶爾趴低了來小熱血一下也可以。

前後踏板+排氣管吊架一體式的設計,實用性中又帶點80年代的復古情懷
前後踏板+排氣管吊架一體式的設計,實用性中又帶點80年代的復古情懷


減震系統部分,前剎延續了哈特佛近年常用的倒立式前叉,後搖臂使用的還是H型方管搖臂,但改成了更具運動風格的單槍單連桿避震,讓人眼睛一亮。實際騎乘的過彎穩定性也相當好。

 



煞車系統的部分,分別使用了前300mm單碟+單二卡鉗,以及後220mm的單碟+單卡。不僅是視覺亮點,對於煞車力道更有直接的提升。

前後胎框的配置相當有誠意,前輪2.5J鋁框+110/70-17胎皮;後3.5J鋁框+130/70-17胎皮,胎皮皆為瑪吉斯PROMAXX STREET,算是有誠意的運動級配置。

空車座高大約是78cm,乘坐時的座高大約在75左右。身高160cm的騎士,就可以安心的雙腳落地。


身高160cm女騎士示範

這次的儀表也延續了這兩年哈特佛的風格,全液晶化的儀表,充足的功能顯示,除了基本的燈號以外,轉速、時速、油量、檔位、里程、時間一次到齊,全部整合在一個單圓表中。

 

試駕心得

優點

國產檔車引擎新亮點

高壓縮比11.1,正方比的4V水冷引擎
非常給力,只要維持住轉速,扭力非常充裕,五檔都可以順暢爬坡。原廠電腦拉轉10500RPM才斷油,改裝電腦更可以突破11000RPM。這動力水準,毫無疑問國產同級檔車最強。



也許有人會說,小阿魯可以拉到12000rpm以上才斷油,動力也更強。但是後面香魚會解釋這兩台車引擎其實各自有優點。

BOSCH電噴系統
電控化很徹底,包括啟動馬達、節溫器和強制冷卻風扇。啟動開關只要點一下,ECU會自動控制馬達運轉3sec,持續到引擎到達發動轉速後停止。



水冷節溫器
這個零件的作用,是在冬天不需要長時間的熱車,冷卻水會自動在低溫時進行內循環。溫度到達適當溫度,才會開始走外循環水冷排管線。

爆震控制
過去為了符合六七期環保,混合比要調得非常稀。所以高壓縮比的車,在高檔位+低轉速+大油門時,很容易出現爆震音。不僅動力會衰退,聲音很刺耳,長久下來還會嚴重降低引擎的壽命。

但是這台車香魚用了很多方式測試後,可以百分百確定。這台車只要在功能正常狀況下,低轉速+大油門+爬陡坡,都不曾出現過任何爆震。這顯示這台車的點火角,設計了相當大的餘裕。雖然,延後點火角可以抑制爆震,但過度延後,也會降低引擎的動力。這台車的動力究竟有沒有因為點火角而妥協,我們後續會有馬力機的測試結果跟大家揭露。

動力線性
油門的操控性非常平滑順暢,近似於真空系化油器的線性,尤其是低轉速範圍,操控性調校的很理想。徹底改善了過去哈特佛電噴車款「低轉速操控性不佳」的問題。

重新設計的平衡軸
香魚認為平衡軸應該有重新設計校正過,雖然曲軸箱的外觀明顯沿用自過去的外平衡軸引擎,但運轉的震動在各個轉速帶都抑制的很好,從3000rpm低轉拉到9000rpm,沒有感受到明顯的震動。

國際六檔
終於回歸國產輕檔車的國際六檔,讓騎士可以在彎道攻略上很輕鬆找到對應的檔位,高速巡航也不需要拉到很高轉速,非常舒適。

低調排氣聲
排氣聲浪香魚覺得中規中矩,很原廠。裝了經銷商推出的直上不鏽鋼改裝前段,音量也沒有明顯的差異。

 

避震系統

35mm倒叉,後單槍MONO TRACK避震系統的底盤設置很硬朗,路感很清晰。前110130的胎框不僅好看,較寬的輪胎抓地力在過彎或是煞車時,都可以直接感受到。加上1330mm的長軸距,高速行駛的穩定性很好。

 



剎車

原廠300mm前碟+單二卡鉗,220mm後碟+單卡+ABS系統,剎車力道很好,手/腳感線性度也OK。過去曾被車友詬病的尖銳雜音,這次試車過程中還沒有聽到。

這次還注意到了,後煞車踏板的設計,不再是繞過排氣管下方的長踏桿了,終於不用擔心過右彎會一直磨到。

 

明顯的缺點

1.   油箱上儀表的位置不理想。騎乘時視角餘光完全看不到;看儀表時,眼角餘光也看不到路況。在現下政府各種「超速照相」「區間照相」氾濫,讓車速比安全更重要的年代,實用性欠佳。如果能改到傳統的三角台上位置最好。

2.   六檔檔位很清晰,不過換檔需要稍微多用點力。這個過了馴車磨合期應該會慢慢改善。

3.   離合器手感偏重,如果不喜歡離合器重手的,會建議改成油壓離合器拉桿。

4.   中柱影響過彎傾角,過彎壓深容易磨到。偏好運動騎乘風格的車友要取捨是否保留中柱。

5.   後避震的阻尼偏硬,體重較大的或雙載可能覺得OK

6.   水泵浦的位置偏低,建議加裝倒車防護裝置。以免發生事故損傷到水道相關零件會很麻煩。

 


值得觀察

1.     BOSCH MSE6.0是很新的電噴系統,但長期使用下來,是否還是會因為引擎或是周邊系統的老化損耗,造成異常熄火問題?

2.     過去哈特佛的剎車系統,曾經數次出現批量性的異音,或是異常磨耗問題。所以水冷雲豹剎車系統的長期可靠度,也可以再觀察看看。

 

動力測試

我們花了一整個下午,進行了原廠ECU vs 改裝ECU,交叉對比原廠前段 vs 白鐵改裝前段的動力數據測試。最後,再對比HS-150GSX-150原廠動力的結果,跟大家做個分享。


 看馬力圖表以前,先給大家建設一些馬力機的測試常識。其實商用馬力機都只能測試「輪上馬力」,但是原廠提供的大都是「軸上馬力」

也就是說,中間初傳+變速箱+終傳+輪胎滑動的動力損失,在馬力機上,都只能模擬推算。所以即使和原廠公布數據有一些誤差,只要不差太多,都是正常可接受的。重點在於各個配置差異所產生的數據「前後差別」有多少。

圖上四組曲線,綠色曲線是最低的,就是原廠ECU+原廠排氣管。藍色的是改裝ECU+原廠排氣管曲線和綠色在低轉速域幾乎重疊,但是8000rpm以上出現動力提升,斷油轉速從10700rpm提高到11000rpm,這個是改裝ECU產生的效果。

橙線從4000rpm以上直到斷油轉速,無論是扭力或是馬力,都有明顯的提升,這是改裝排氣管前段的效果。因為還是原廠ECU,所以斷油轉速還是10700rpm

紅線是改裝前段+改裝ECU的動力數據,在各轉速域的動力提升和橙色線比較,沒有很明顯提升,主要的差異在斷油轉速上。

這樣比較下來,甚麼改裝品的性價比最高,是不是很清楚了?

原廠前段 vs 改裝白鐵前段


總而言之,水冷豹這顆引擎的扭力高原非常寬廣,幾乎從4000rpm一直到9000rpm都維持在12Nm以上。

而馬力高原和扭力高原的銜接重疊區域相當深,從6500rpm一直到斷油轉速,都在12PS以上。這就是這台車好騎的原因。無論是輕鬆巡航,或是熱血拉轉,怎麼騎都有力。

 

接下來,我們看看和原廠GSX150的曲線比較。這邊再多嘴提醒看倌們。可以拿來做比較的數據和曲線,必須是在同一個測試平台上的測試結果。這樣才有意義。拿別的平台測試的結果來討論,只是浪費彼此時間,請不要怪香魚不客氣直接刪回覆。

圖中綠色曲線為GSX150原廠動力曲線,斷油轉速為12400rpm。雖然最大馬力測試值GSX15016.75,的確比HS150高了不少。但是綜觀整體來看,在8000rpm以內的轉速範圍,無論是扭力或是馬力,水冷豹都是完勝小魯的。

以上比較說明了,水冷雲豹150做為市區騎乘,或是長途旅遊的坐駕,非常的好用稱職。市區走走停停,或是山路上下坡,低轉大扭力隨傳隨到,舒適的騎乘三角,都可以減輕騎士的負擔,長時間騎乘不易疲勞。

相較之下,GSX的設定,更偏向於高戰鬥性,高轉速高動力跑車。如果是大直線,或是拉高轉競賽的場合,GSX更適合一些。市區走走停停,或是山路巡航,會凸顯出低轉扭力較差的缺點,需要頻頻換檔,加上較為戰鬥的騎乘姿勢,長時間騎乘下來比較容易疲勞。

再說一點,引擎的轉速特性也會影響長期使用的磨耗。小魯只要稍微運動騎乘,轉速勢必要維持在7000rpm以上,這一點也是中低轉速就很好騎的水冷豹佔優勢。

 

結論

從這台車在性能和規格的部分,可以挑出的毛病都很少,可以看出哈特佛有心把車做好的決心。希望國內輕檔車友多多給予支持與肯定。

尤其是這次水冷豹150在電噴系統上的升級,真的讓人感動。如果這套BOSCH電噴系統,能夠往回套用到之前發售的雲豹223HUK450車款上,一定會非常棒,也可以讓車友們對哈特佛的檔車更加喜愛。

 

整體而言,HS150是近年來哈特佛推出的檔車當中,研發革新程度、動力提升、舒適度、操控性都最高的一台。也是台灣輕檔車界空前高規格的一台輕檔車。不到十萬台幣的價格就可以擁有,性價比真的非常高。我們後續還會有關於這台車的影片介紹,有興趣的請在我們的FB點讚支持哦。

 

造型部分我們不細究,因為美感是主觀的。至少,這台車乍看之下不難看,或是覺得土砲粗糙。白牌沒有定檢驗車的問題,造型部分如果不滿意,大可以自由發揮,或找個知名的手工造型店家小刀大刀的改。以這台車的基礎要做成現代NEO CAFÉScrambler或是復古街車都會是很好的素材。

 

也許有人會問,水冷雲豹HS150,和氣冷雲豹223H,香魚會推薦哪一台? 其實最大動力兩台差不多,主要是低轉的扭力223H排氣量大,當然更好一些(1.8kgm),但是9500rpm就斷油。HS-150雖然低轉扭力小一些,但是拉轉很輕快,而且有六檔,五檔時速就能輕易破百,也非常有樂趣。所以動力特性是各有千秋,選擇只看個人喜好了。

造型上的差異很明顯,223H是復古帶點越野風,HS150則是比較現代街車風。有造型偏好的應該很好選。

 

如果喜歡水冷雲豹這台車的,歡迎到全省的哈特佛經銷商,或是跟我們凱宇皓月直接線上訂車都可以,全省配合店家都可以交車,以及售後服務保養維修。只要加我們官方LINE: @kum2012 跟業務小天使說明「我要訂車」即可。

32 則留言:

  1. 回覆
    1. 其實多了水冷和ABS,這個車重是還可以接受的。
      油耗部分資料有更正。原廠網頁資料有錯誤,實際這台車的油耗數據為一級能效。市區42.4KM/L,巡航56.3KM/L

      刪除
  2. 輪馬力15P,那此引擎確實有最一開始公布的18P馬力呢,但不知為何又移除該文章改成不公布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小阿魯DOHC都做不到的18P,以這顆引擎的設定就更不可能了。
      車子還是實際騎乘感比較重要,數據大小參考看看就好。
      我們公布馬力曲線並不是強調"最大數字"的重要性,而是讓大家從曲線上去完全了解性能特性的差異。

      刪除
    2. 說的不夠清楚,原廠一般都是寫軸馬力,而原廠當時公布HS150有18P應該也是軸馬力,就像小阿魯的19.2P也是指軸馬力,然後小阿魯輪馬力在16P左右,HS150則是15P左右,這樣應該是有符合當時宣稱的18P,因此哈特佛這顆引擎真的是水準之上 令人期待

      刪除
  3. 好奇的事,改裝電腦適用哪一家的??還有有200cc套件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BOSCH是大品牌,改裝ECU的資源非常多,不受限國內品牌。
      這顆水冷引擎不建議大改排氣量,頂多單純擴缸。
      其實原廠就很好跑了,大概是我騎過哈牌動力最順的一台車。性價比也比東南亞或印度車高得多。

      刪除
  4. 請問,有將儀錶位置移動到正常位置的改裝品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目前沒有看到。我也沒有實際拆過,不確定修改的難度。

      刪除
  5. 回覆
    1. 可以的,請加我們購車助理LINE:@kum2012
      六月底前都有分期優惠方案。

      刪除
  6. 中國製就中國製,一直國產國產也太矯情。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用了一定比例的對岸材料就是中國製,台灣已經沒有真正的國產機車了。
      過去還有最低20%的規定,現在已經沒有了。

      刪除
    2. 問過經銷的車行老闆引擎部分還是國產 只有外型零件用大陸的節省成本

      刪除
    3. 其實差別只有模具,哈特佛的外觀件用的是大陸模具,大陸製造
      其他品牌的「國產車」,是台灣開發模具,大陸製造。
      國產車上真正台灣製造的零件,有10%就偷笑了。
      為什麼不開放大陸車直接進口? 因為一開放,國產車廠就全倒了。
      話又說回來,iPhone都是大陸製的,怎麼都沒人拿來說嘴?

      刪除
    4. 所以大品牌中國製就可以,小廠不行,不是雙標是甚麼?
      到底品質好壞,和「製造地點」的具體關係為何? 我可以說出一百種品質差的原因,就都和產地無關。
      如果坦承仇中,大可以說「幹!林北身邊就是完全沒有任何一件MIC的產品。」我Respect
      但只用「中國製」貼標籤的方式來論斷產品好壞,無法苟同。

      刪除
  7. 現在一台優惠價是多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https://www.facebook.com/Hartford.motors/photos/a.517100984999720/4210782272298221/

      刪除
  8. 回覆
    1. 目前沒有,依我騎乘的感覺,性能上沒有必要。

      刪除
  9. 白牌車的最大賣點就在於【改車】
    既然身為【哈特佛網路經銷商】,何不開發壹些適合的改車配件或模式

    這樣也才能促進消費~

    白牌車不改到它媽媽都不認識,買它幹嘛~~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您的建議,如果可以有明確的改裝件開發方向建議,我們很樂於參考。

      刪除
  10. 等我購入 跑阿里山 跑阿婆灣 再來跟大家報告 山道性能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歡迎來分享,FB也有車友群可以加入。
      這台車沒甚麼致命傷,疑難雜症的小毛病,車友大都已經有解了

      刪除
  11. 請問這台車架是不是單脊梁車架啊? 雖然這麼便宜用這個車架好像沒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也是簡易鑽石車台。不過實際騎乘感覺挺札實的。

      刪除
  12. 請問排氣管前段有推薦的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們可以代訂,效能都測給你看了。

      刪除
  13. 身為車主我得跳出來靠北個兩句。這顆引擎動力表現確實不錯。但如果稍微暴力一點騎行的話很快氣門調整螺絲那邊就出現磨損了。我自己的那台氣門頂已經被敲爛了。

    回覆刪除

get this widget